 
范圍
	
 
1、組織QMS覆蓋范圍和過程是否有缺失?
	
 
2、組織QMS對標準條款是否剪裁?確鑿沒有?
	
 
4.1 總要求
	
 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和改進QMS?
	
 
2、組織QMS過程是否被確定和管理?
	
 
3、組織QMS過程所需資源和信息是否充分,足以支持過程有效運行和監(jiān)控?
	
 
4、組織QMS及過程測量和監(jiān)控點是否確定并有效?對測量和監(jiān)控結果是否有分析、改進活動?
	
 
5、組織是否存在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外包過程?
	
 
是否明確實施了控制?
	
 
6、組織是否接受顧客對過程的監(jiān)督,保持產品的可追溯性(軍標)
	
 
文件要求
	
 
4.2.1 總則
	
 
1、組織所建立文件是否包括了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、質量手冊、程序、記錄及其他所要求的文件?
	
 
2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程序?
	
 
3、組織是否根據(jù)內部管理需要建立了相應程序文件?
	
 
4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了質量記錄?
	
 
5、組織QMS詳略是否得當?是否適宜可操作?
	
 
6、組織QMS文件有哪些媒體、形式或類型?這些文件表現(xiàn)形式或類型是否適當、有效?
	
 
7、組織QMS文件詳略程度是否與下列因素相適應?
	
 
組織的規(guī)模和類型、過程的復雜程度及相互關系、涉及人員所需的能力。
	
 
4.2.2 質量手冊
	
 
1、組織是否編制并保持質量手冊?手冊內容是否覆蓋且符合本標準要求,并反映了為達到標準要求所采取的基本過程及方法?
	
 
2、組織質量手冊對標準要求有否剪裁?如有,所剪裁條款是否說明?說明是否充分,可信?
	
 
3、組織質量手冊是否對QMS中所有過程進行描述?是否對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加以確定且有效?
	
 
4、組織質量手冊對組織機構及職能分配描述是否確定且有效?是否包括文件程序或其他參考程序?
	
 
5、質量手冊是否受控?
	
 
4.2.3 文件控制
	
 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并保持“文件控制程序”?該程序適用范圍是否包括組織QMS要求的所有文件(包括內、外部文件;各種類型文件;各種媒體形式的文件)?
	
 
2、文件發(fā)布前是否組織相關部門評審,以確保文件的適用性、完整性、協(xié)調性?
	
 
3、組織文件批準權限是否按文件類別、適用范圍、所處層次確定相應的批準人?所有文件發(fā)布前是否得到批準,以確保文件的適宜性、有效性?
	
 
4、文件是否發(fā)到使用場所或崗位?執(zhí)行人員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?
	
 
5、文件是否得到及時的更改?文件更改是否得到評審和批準?更改的文件是否確保了四個到位(即:所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;所有相關文件更改到位;所有相關部門/崗位通知到位;涉及實物時處置到位)?
	
 
6、不同類型、狀態(tài)(如修改、外來文件)的文件是否按規(guī)定進行標識、保持清晰,易于識別和檢查?
	
 
7、組織有哪些外來文件?這些文件分發(fā)是否受控?
	
 
8、組織分發(fā)至供方及其他相關方文件是否受控?
	
 
9、作廢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場所?未撤出時,是否有明顯標識、能防止非預期使用?
	
 
10、組織文件保管是否指定設施、場所、人員、能確保文件不損壞、不丟失、及時提供?
	
 
11、組織是否建立文件檔案?文件歸檔、整理、鑒定/評審、保管、利用是否受控?
	
 
12、圖樣和技術文件是否按規(guī)定進行審簽、工藝和質量會簽、標準檢查?圖樣、技術文件是否協(xié)調一致、現(xiàn)行有效?組織是否識別在產品實現(xiàn)過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時歸檔?(軍標要求)
	
 
4.2.4 質量記錄的控制
	
 
1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建立并保持“質量記錄控制程序”,該程序適用范圍是否包括了組織QMS實施、保持和改進產生的所有記錄?
	
 
2、組織是否按照標準要求設置了質量記錄?記錄項目是否滿足標準要求?
	
 
3、組織為確保QMS過程有效運作、控制、證實、改進,是否設置了必要記錄?
	
 
4、質量記錄是否按規(guī)定進行標識?標識是否達到唯一可追溯?文件規(guī)定外質量記錄如何標識?
	
 
5、質量記錄填寫是否真實、及時、清楚、正確?
	
 
6、質量記錄的傳遞(包括收集、報送、領用、分發(fā)、歸檔、聯(lián)網(wǎng)等方式)是否確定要求?
	
 
7、質量記錄是否確定保存地點、方式、期限、?記錄保存環(huán)境設施是否適宜、能防止損壞、變質或丟失?記錄保存期限是否適宜,能滿足證實、控制、追溯、改進要求?記錄保存檢索是否簡便。
	
 
8、保存的質量記錄是否按照時間要求進行了鑒定和整理?對失效的無保存價值的記錄及時按照規(guī)定進行了處置?
	
 
9、質量記錄是否進行整理分析,并為改進和管理提供信息?
	
 
10、記錄是否能提供產品實現(xiàn)過程的完整的質量證據(jù)?是否能清楚地證明產品滿足要求的程度?記錄保存時間是否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(guī)的要求,與產品的壽命相適應?(軍標要求)
	
 
5.1 管理承諾
	
 
1、最高管理者對滿足顧客要求有何想法?現(xiàn)以何方式傳達滿足顧客要求的重要性,并提供其身體力行的證據(jù)?
	
 
2、組織確定的適用的法律法規(guī)有哪些?這些法律法規(guī)分管部門是否清楚并得到有效執(zhí)行?組織是否評價其行為和結果符合法律法規(guī)的情況,發(fā)現(xiàn)不符合之處,是否采取措施?
	
 
3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組織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,并使其成為組織關注的焦點,成為建立、實施、保持和改進QMS的宗旨?
	
 
4、組織質量方針、目標是否形成文件,由最高管理者批準頒發(fā)?
	
 
5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組織管理評審活動,并將管理評審作為其有關QMS的決策、控制、改進的工具,以確保自己所確定的與質量有關的組織的意圖和方向是正確的、適宜的,并得到始終有效的貫徹實施?
	
 
6、建立實施保持改進QMS所需資源,最高管理者如確保提供?有否實例佐證?
	
 
7、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是否是組織的最高行政領導?(軍標要求)
	
 
5.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
	
 
1、“以顧客為關注焦點”經營理念是否在組織中得到樹立?組織關注焦點是否放在顧客身上,特別是放在顧客的不滿意上?
	
 
2、為實現(xiàn)顧客滿意目標,最高管理者是否推動全員參與,并有切實可行的操作過程和手段,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參與意識和能動性?
	
 
3、組織通過哪些方式、途徑,以確保顧客要求得到確定,轉化為要求并予滿足?組織是否針對顧客和最終使用者來確定他們關心的產品特性,特別是產品的關鍵特性?
	
 
4、在確定顧客的需求和期望時,組織是否已考慮與產品有關的義務(如對健康和安全的責任,環(huán)境保護等)和法律法規(guī)要求,并轉化為組織目標,指標和要求,采取措施,且得到落實、實現(xiàn)?
	
 
5.3 質量方針
	
 
1、質量方針是否與組織的宗旨相適應,與組織的總方針相一致,體現(xiàn)組織的目標和特點?
	
 
2、質量方針是否包含滿足相關方(特別是顧客、員工、供方、社會)要求的承諾?是否包含持續(xù)改進QMS的承諾?兩個承諾是否有實質性內容和方向。
	
 
3、質量方針是否為質量目標的制定、評審提供了明確的框架,具有較強的方向性和指導性?
	
 
4、質量方針其含義在組織各層次員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溝通、正確理解,并協(xié)調一致、深入人心?
	
 
5、質量方針在組織各層次中,是否得到貫徹和堅持?是否進行評審,以確保其持續(xù)適宜,得到有效貫徹?
	
 
5.4.1 質量目標
	
 
5.4.2 質量管理體系策劃
	
 
1、在組織的相關職能和各層次上是否已建立質量目標?所建立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和持續(xù)改進的承諾,是否相一致?
	
 
2、所建立質量目標是否可測量?目標之間是否協(xié)調一致,相互保證?
	
 
3、所建立的質量目標是否包含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內容,如設備、工藝水平等目標?
	
 
4、組織為實現(xiàn)質量目標是否進行QMS策劃,分析確定目標的問題及相應措施,時間要求、責任人落實明確,并對目標實現(xiàn)程度有檢查、有評價?
	
 
5、組織質量目標更改策劃與實施時,過程是否受控,以確保貫徹質量方針,QMS的完整性。
	
 
5.5.1 職責和權限
	
 
1、組織各部門、各級人員職責、權限及其相互關系是否確定并予以溝通?
	
 
2、組織所有員工是否清楚本職范圍并被有效履行?
	
 
3、最高管理者是否確保質量管理部門獨立行使職權?是否對最終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負責?是否確保顧客能夠及時獲得產品質量信息?(軍標要求)?
	
 
5.5.2 管理者代表
	
 
1、最高管理者是否已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對其授權?
	
 
2、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權限,并被有效履行?
	
 
5.5.3 內部溝通
	
 
1、在內部溝通中,最高管理者是否發(fā)揮了主動主導作用,以確保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之間進行有效、充分的溝通?
	
 
2、在自上而下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哪些溝通方式(如例會制度)?在自下而上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哪些溝通方式(如報告制度)?在橫向與斜向溝通過程中,組織有何措施防止混亂,避免統(tǒng)一指揮系統(tǒng)被破壞?在內部溝通過程中,是否存在主要障礙?
	
 
5.6 管理評審
	
 
1、最高管理者是否按照計劃進行管理評審?評審時間間隔是否適宜?
	
 
2、管理評審是否評價組織QMS(包括質量方針、目標)變更的需要?管理評審的結果能夠導致QMS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嗎?
	
 
3、為提高管理評審的有效性,信息輸入是否符合標準要求?是否充分、足夠?是否反映組織當前業(yè)績和改進的機會?
	
 
4、管理評審結果是否形成報告(記錄)?報告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要求,不僅對組織QMS的適宜性、有效性、充分性作出評價,同時確定了組織QMS及過程改進的機會和措施?
	
 
5、管理評審輸入是否有與質量有關的財務報告?(軍標要求)
	
本文地址:
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連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
ISO官方發(fā)布 ISO 9001:2015 應用指南 9月23日,ISO9001:2015正式發(fā)布。ISO官方也發(fā)布了 ISO 9001:2015 應用指南。本指南是為了幫助使用者ISO 9001:2008和ISO 9001:2015標準共存時期需要了解和考慮的一些問題。現(xiàn)將本指南中文版與大家分享,供學習參考之用! 一、概述 …
據(jù)ISO官網(wǎng)消息,5月5日,業(yè)界關注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/FDIS 9001發(fā)布,這標志著對于ISO 9001的本輪修訂內容已基本確定,ISO 9001:2015可按預定的時間,在今年9月發(fā)布。如果說ISO9001:2015當中最明顯的變化,體系所需文件的變化算得上是其中一個,其中取消質量手冊和程序文…
ISO9001:2015ISO9001:20081范圍1范圍1.1總則4組織環(huán)境4質量管理體系4.1理解組織及其環(huán)境4質量管理體系5.6管理評審4.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4質量管理體系5.6管理評審4.3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1.2應用4.2.2質量手冊4.4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4質量管理體系4.1總要求5領導作用5管…
漫長等待之后,ISO終于在炎熱的7月發(fā)布了ISO9001:2015國際標準最終草案(FDIS),這標志著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國際質量管理體系(QMS)標準修訂進入最后的階段。按計劃,最終標準將于2015年9月公布。離正式發(fā)布只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,已獲證組織或進行認證的組織接下來該怎么準備? …